你当前所处位置:

关于以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监督性调研报告

来源:平凉市政协委员会

日期:2022-05-30 16:05

责任编辑:平凉市政协

关于以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监督性调研报告


(2022年3月14日政协平凉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按照市政协安排,3月初,由市政协分管领导牵头,市政协民族宗教和三胞联络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和市民宗委等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崆峒、庄浪、静宁3县(区)的机关、学校、医院、企业,民族村、社区、通过实地了解、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了“以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监督性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展成效

我市是一个多民族共聚、多宗教并存的地区。有汉、回、东乡、藏等41个民族,9个民族乡,15.3万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8.3%,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聚地区。同时,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俱全,有信教群众20.4万人,宗教活动场所367处。

2020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市上下紧扣“六大工程、两大行动”,全力实施“1188”工作计划,深入推进“八进”活动,开展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目前已通过了第三方评估,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党政高度重视,创建举措得力。全市各级各部门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大意义,把创建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巡视巡察、党委(党组)书记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协调配合、宣传教育、考核考评、督查指导、经费保障、评选命名、宗教管理、联系服务、责任落实等9项工作机制和任务、问题、责任“三项清单”,探索了各具特色的“1+7”创建工作模式,形成了“党政推动、部门联动、干群互动、社会齐动”的创建工作格局。

二是宣传教育先行,创建氛围浓厚。全面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着力组织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多维一体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教育,增强了干部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打造“丝路红石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创新开展了第18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借助主题广场、文化长廊等载体,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形式,开设民族团结进步公交专线,设立全市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教育基地,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创建工作氛围浓厚。

三是突出以文化人,创建内涵丰富。充分利用平凉地域文化,发挥“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倾斜支持少数民族乡镇、街道、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打造了静宁县站院清真寺少数民族文化展馆等民族特色文化项目。推动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建成了庄浪县石桥村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组织开展了“平凉市建党百年·初心如磐·同心筑梦”百场文艺惠民巡演、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图片展、“党旗颂”交响音乐会、“颂歌献给党· 共筑中国梦”歌咏比赛、“石榴杯”民族团结进步网络有奖知识竞赛和书画摄影微视频展播等系列文化活动,构筑起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四是措办民生实事,创建基础牢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面落实民族乡村发展和差异化扶持政策,大力支持民族乡村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整合各类资金4亿多元,实施民族乡村整村推进、道路硬化、安全饮水、学校建设、医疗卫生、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3个,打造乡村建设示范村10个,全市9个民族乡、66个民族村、3.38万少数民族人口脱贫成果进一步巩固,所有民族村道路全部硬化,动力电全部接通,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积极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民族工艺、食品加工、农产品贸易等特色优势产业,强力推进少数民族乡村红牛、苹果、旅游等优势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夯实了创建根基。

五是加强社会治理,创建水平提升。全面深化“平安平凉”建设,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不断强化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持续巩固“清真”概念泛化治理成果,依法规范开展清真食品审核、许可、监督、管理,全面完成了处阿式风格清真寺整改工作和处消减任务,拆除了崆峒山、龙隐寺等宗教活动场所处违法建筑,稳妥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矛盾纠纷和涉民族宗教领域风险隐患,全面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创建工作的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

二、存在问题

年以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助推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但对照省上的创建标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工作进展还不够平衡。县(区)之间、乡镇之间、民族乡村与非民族乡村之间、行业、系统之间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有争创任务的单位创建工作抓得紧,氛围比较浓厚,工作做得实,效果比较好,没有创建任务的单位工作相对薄弱,措施落得不实不细,创建成效不够明显。

二是宣传引导还不够到位。宣传工作的广度、深度、精准度还不够,部分群众参与创建工作的热情不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载体还不够丰富、形式还不够灵活、成效还不够显著。

三是创建特色还不够明显。个别地方、单位存在就创建而创建的问题,不能很好地把创建工作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政策实施、与履行部门职责很好地结合起来,创建的特色和亮点不够突出。

四是问题解决还不够彻底。个别地方措办民生实事还不够到位,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力度还不够大,居住在纯山区或者与外县毗邻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散杂居民族村、城乡结合部民族村环境卫生整治、绿化亮化不到位,村容村貌需要改善。

三、工作建议

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为了如期圆满完成创建任务,持续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坚持思想引领,持续深化学习,夯实做好民族工作的思想基础。我市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从加快建设绿色开放兴业安宁幸福新平凉的全局出发,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今年月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促使党员干部、社会各界、各族群众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工作的深邃思考、战略定力、谆谆教导,进一步深化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的认识,强化底线思维,保持清醒头脑,增强行动自觉,为做好新时代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精准对标对表,补齐短板弱项,如期完成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任务。今年,我市和庄浪县将迎接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县)验收命名。目前,创建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建议市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不等不靠、自我加压、通力协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督促全市各级各部门对照省上考核验收标准,按照第三方评估整改意见,逐项逐条对标对表,认真开展自查自评,及时查找不足,补齐短板弱项,特别是在解决创建工作进展不平衡、宣传不到位、特色不明显、问题解决不彻底等方面狠下功夫,提升创建层次,凸显创建特色,强化创建实效,形成平凉特色,打造平凉品牌,确保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顺利通过省上验收命名。

三是坚定信心决心,接续努力奋斗,开启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进程。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要求,建议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功后,及时启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按照压茬推进的要求,超前谋划、乘势而上,借助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激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提早动手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特别是要依据国家民委《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州、盟)和(市、区、旗)测评指标》,针对全市不同层级、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实际,分类制定创建标准,明确提出创建要求,确保创建工作有计划、按步骤、扎实有序开展,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把我市创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快建设绿色开放兴业安宁幸福新平凉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