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所处位置:

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全市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双月座谈会协商情况的报告

来源:平凉市政协委员会

日期:2022-07-22 09:25

责任编辑:孙景慧

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全市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双月座谈会协商情况的报告

 

(2022年7月19日政协平凉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主席会议通过)

 

根据《市政协2022年协商调研视察活动计划》安排,市政协组织市自然资源局、市应急管理局和市气象局等单位负责同志和部分市政协委员,在深入崆峒区、灵台县、静宁县现场调研的基础上,于6月13日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围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全市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开展协商。现将协商情况报告如下:

协商认为,我市地处黄土高原与六盘山山脉的交汇地带,属冷温带半湿润气候类型,其特点是东南湿、西北干,东暖、西凉,降水量分布不均匀,冬春季少雨,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近年,在全球气候变化大的背景下,平凉市气候同步呈现出暖湿化和灾害性天气极端性增强两方面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及平均最低气温呈总体上升趋势,表征全市气候整体为增暖态势;二是降水量、降水日数均呈总体上升趋势,降水量增幅相对明显;三是晚霜冻结束日期提前、日数减少,但极端性增强,霜冻灾害影响大;四是测站冰雹次数呈减少趋势,但冰雹分散性特征明显,雹灾严重;五是暴雨次数呈增加趋势,极端性亦增强,暴雨洪涝灾害及次生灾害风险大。由气象条件引发的地质灾害、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特别是2020年“8·17”洪涝灾害和2021年“10·3”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给农业农村经济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2019年以来,全市先后遭受各类自然灾害23次,其中:风雹灾害13次,洪涝灾害8次,低温冷冻灾害2次。造成182.87万人(次)受灾,倒塌房屋200户824间,一般损坏房屋1404户3031间;农作物受灾140.25千公顷,成灾111.68千公顷,绝收11.73千公顷;灾害还造成部分路段路基、路面、排洪渠、便民桥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达15.04亿元。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组织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统筹多方力量,狠抓防范治理,积极推进自然灾害防治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防灾减灾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一是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市、县两级均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的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和分管领导任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旱、地质灾害应急四个指挥部,细化靠实了“一委四部”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制定了《关于推进全市新型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逐步建立了统一指挥、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防灾减灾救灾应急工作机制。二是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完成构建。建立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和测报联动机制,由应急、气象、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发布雨情汛情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应急联络员、灾害信息员、气象信息员队伍,确保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市共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点925处,确定监测预警员925名,建设专群结合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446处,安装GNSS位移机计、多参数裂缝针、雨量计等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1260套,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上线率达98.64%。气象部门建成了人影作业指挥平台等专业系统,实现了全市7县(市、区)人影作业空域申请自动批复、人影物联网装备和系统全覆盖,并根据果园应对气象灾害需要,在苹果主产区设立气象观测站7处,实时监测收集果产区气候数据,及时通过移动云MAS气象服务平台发布气象预警信息。三是自然灾害综合防御工作稳步推进。积极推进全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加快制定全市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制定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全民防灾减灾能力素质提升工程等5个实施方案,统筹推进“九大防灾工程”建设。针对地质灾害预防,申请中、省地质灾害专项治理资金1.78亿元,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22处;申请地质灾害搬迁避险资金1868万元,搬迁避让467户1851人;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024次,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险13起,避免人员伤亡1354人。特别是2021年10月3日灵台县中台镇南店子村发生的大型山体滑坡事故,由于提前演练到位、预警预报及时、组织群众避险成功,入选全国十大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案例。针对洪涝灾害预防,积极推进泾河干流综合治理工程,2019年以来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10个,完成河堤治理工程80多公里,全市抵御洪涝灾害能力进一步提升。针对风雹灾害预防,全市建成人影高炮作业点72个、火箭作业点4个,2019年以来开展人影作业1564点次,消雹增雨作业范围覆盖全市主要林果和粮食主产区,最大程度减轻了雹灾、旱灾损失。同时,采取奖补措施,积极引导鼓励果园搭建防雹网,全市累计搭建防雹网2.78万亩,并从2020年开始,对新植果园分批次配套防雹网建设,提升果园抗灾能力。针对低温霜冻灾害预防,积极组织群众开展预判灌水、喷药防冻、喷水、熏烟、推迟萌动等防护措施,大力推广应用果园风机、烟雾发生器等防霜冻设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四是应急救灾备灾工作及时有序开展。建立了救灾工作动态应急联络机制,及时开展灾情核查评估和统计上报工作。先后争取下拨冬春生活救助资金8532万元,救助因灾生活困难人员41.11万人。针对2020年8月、2021年10月严重洪涝灾害,争取自然灾害救灾补助资金2775.75万元,对533户重建户、509户维修户实施农房恢复重建。争取省上下达我市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补助资金3832万元,紧急采购储备一批应急救灾装备物资,全市共储备被服类、装具类、安置类、其他类4大类救灾物资183890件,并建立了物资装备动态数据库。五是综合应急抢险救援能力整体提升。制定了《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分级修订完善“一总两专”预案(总体应急预案,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和九类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市、县两级统一协调成立应急救援保障中心,与20多家大型企业签订抢险救援合作协议,评估确定综合救援队伍8支、专业救援队伍26支、基层及社会救援队伍152支,在积极做好专业救援装备器材前置储备的同时,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演练74次,有效提升了从业人员、应急队伍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六是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制定出台了《全民性安全防灾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积极组织各级各层面和广大群众参与“5·12”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2019年以来,全市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设置防灾减灾知识展板、设立咨询台进行线上线下安全防灾咨询等方式,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82次,累计有30万人(次)参与。

协商指出,虽然全市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扎实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有:一是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运行还不够顺畅。目前,在新型应急管理体系下,自然灾害应对工作已经从单一灾种应对转向全灾种、全链条应对,但长期以来受单灾种归口行业防范应对的惯性影响,新体制运行中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协调联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推进“九大防灾工程”上还存在建设规划系统集成不够充分,单灾种推进、资源分散、数据碎片,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各自为阵、条块分割、共享水平不高、服务效能不强的问题,没有形成共联共享的工作合力。二是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地质灾害防范上,受项目、资金等因素制约,一些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投入相对较少,还有一批隐患尚未得到治理;农业灾害防范上,除一些颇具规模的产业种植园外,大部分种植户对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措施掌握不够全面。由于防雹网、烟雾发生器、果园风机等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成本较高,果农投建防灾减灾设施的积极性还不高,现有果园中防雹网、烟雾发生器、果园风机配备率很低;气象灾害防范上,一些区域气象站设备普遍老化,数据跳变现象频发,影响气象预警的准确监测。多数县(市)人影工作机构、人员配备尚不健全,人影工作开展缺乏应有保障。三是应急抢险救援准备工作存在短板。全市防灾减灾救灾专业人员短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数量偏少,应急演练开展不够经常、缺乏实战性,救灾装备配备数量和种类不足,特别是大型和特种专业装备缺乏,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布点偏少、库容不足,现有应急物资储备的种类和数量仍然有限,基层乡镇先期处置能力较弱。四是基层群众防灾减灾意识不强。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有待加强,一些干部群众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对各类灾害认识不够,缺乏灾前防范预警能力、灾中避险逃生能力和灾后自救互救能力,政府引导支持、公众主动参与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亟待建立健全。

协商建议,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扎实稳妥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对于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

(一)加强协同联动,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

1.压紧压实防灾减灾救灾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党委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领导责任体系和行业部门的职责职能,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紧压实防灾减灾救灾责任。

2.构建更加顺畅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减灾委办统筹协调、指导督查职能,推动各级、各部门全面落实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职责,进一步健全完善统一指挥、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防灾减灾救灾应急工作机制,加强联动配合,畅通联系沟通,形成工作合力。

3.整合推进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系统建设。打通分散在各部门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数据,实现数据共享,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警预报能力,建立协同高效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二)坚持多措并举,统筹推进自然灾害防治工作。

4.加快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加强各类灾害风险隐患排摸,全面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精准把握防灾减灾重点,绘制灾害风险“一张图”,提高科学防控能力。

5.加大对防雹、防霜冻设施建设的补助力度。大力推行奖补政策,加大对果园防雹网、果园风机、烟雾发生器、水肥一体化等设施建设的资金补助力度,加快新植果园配套防雹网、果园风机和排洪渠建设进度,努力实现冰雹高发地域果园防雹网全覆盖。

6.加强洪涝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聚焦我市洪涝、地质灾害多发的实际,科学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重点生态区修复工程建设,积极实施市政公用设施更新改造,不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最大限度消除灾害隐患风险。

7.升级改造气象防灾减灾设备。通过“向上争、地方投、行业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逐步更新和升级现有区域气象站设备。根据全市传统冰雹带线路和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合理布设人影作业点,加快老旧作业点标准化改造改建工作,不断完善作业点基础建设和安全监管,及时开展人工增雨、防雹等作业。

(三)强化基础保障,提升自然灾害救援抢险能力。

8.加强应急管理人员技能培训。针对不同自然灾害预防和市政行业特点,组建不同的抢险救灾专业队伍,加大基层防灾减灾救灾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应急管理人员培训,有针对性开展常态化应急演练,做好随时应对各类灾害的准备。

9.全面加强救援物资和基础物资储备。合理规划救援物资储备布局,加快完善应急物资调拨机制,加强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做好物资装备的动态管理,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种类齐全、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物资储备体系,在灾害发生时实现高效调拨调用。

10.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在现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上,扩大保险险种和规模,积极推广果品、蔬菜生产等商业保险,降低群众因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群众自然灾害风险防范意识。

11.广泛普及自然灾害防范知识。充分利用每年的“国际减灾日”和“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利用广播、电视、车载广告等多种形式,经常性普及灾害预防、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知识,提高群众减灾意识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12.打造共享共用的应急科普基地。以防灾减灾体验基地、应急救援基地、安全文化示范企业为基础,打造全市应急文化教育基地,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区协同”的应急科普基地共建共享共用模式,使应急文化深植社会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