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所处位置:

关于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双月协商情况的报告

来源:平凉市政协委员会

日期:2023-10-09 09:43

责任编辑:杜嘉怡


2023年10月8日政协平凉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四次主席会议通过)

 

按照《市政协2023年协商调研视察活动计划》安排,8月中旬,市政协组成调研组,围绕“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赴相关县(区)开展了调研,并召开了协商座谈会。现将协商情况报告如下:

协商认为,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上部署要求,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底线性任务和民生领域头等大事,全力以赴拓展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向好。2021年,全市共报到登记毕业生7869人,实现就业7082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就业1291人,企业就业2043人,自主创业48人,个体经营、灵活就业1051人,出国、入伍、升学1154人),就业率90%;2022年,全市共报到登记毕业生6105人,实现就业5587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就业2050人,企业就业2586人,自主创业75人,个体经营、灵活就业1429人,出国、入伍、升学1033人),就业率91.5%。

(一)持续强化政策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形势进一步好转。一是加大中央和省、市稳经济稳就业政策宣传力度,围绕高校毕业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发布政策解读短视频234期,征集并宣传大学生就业典型事迹19人,各类宣传信息服务人群达到20万人,夯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基础。二是深入推进“援企稳岗服务千企”行动,对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按政策规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扶持,今年全市共发放就业补贴1.36亿元。三是把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作为推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重要举措,创建省级孵化基地2户,市级孵化基地24户,19293名毕业生参加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升培训;着力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覆盖面,2020年以来,为105名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00万元,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二)多措并举稳岗拓岗,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一是统筹实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特岗教师”三个基层服务项目,今年招录高校毕业生492人。落实“支持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为民实事项目,共招募55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就业。严格落实公务员招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以及人才引进等相关政策,通过公务员、事业单位及辅警、消防员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741人,引进急需紧缺人才763名,考核招聘研究生81名。二是大力实施万名社区工作者选聘计划,2022年,市上自筹资金3687万元,选聘1000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社区公益性岗位工作。今年,各县(市、区)共吸纳155名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就业。三是全面推进“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全市累计募集就业见习岗位777个,确定见习基地22家,1家就业见习单位被确定为国家级见习单位重点建设对象。

(三)精准开展帮扶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是以人力资源市场、劳务市场、重点产业链用工保障服务中心、零工市场四大平台为支撑,多方募集就业岗位,高频次推介岗位信息,推动高校毕业生与市场需求精准高效匹配。2020年以来,全市共举办招聘会192场次,直播带岗活动189期,发布岗位信息8.11万个,达成就业意向6024人。就业招聘新模式先后被人社部政务微信平台、《中国劳动保障报》《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宣传推介。二是搭建困难毕业生等特殊就业群体供需对接平台,通过向企业推荐、创业扶持、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等措施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2020年以来,全市6607名困难毕业生落实就业6003人。三是全面做好就业报到证取消后衔接工作,强化信息共享和服务支撑,完成了66733份毕业生档案信息化入库迁移,简化优化落户、档案接转、报到入职等手续,推动高校毕业生便捷高效流动。

协商指出,虽然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有所好转,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就业总体压力仍然偏大。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总量连年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受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编制限制,加之当前经济形势下市场预期及用工需求总体偏弱,高校毕业生求职仍面临较大压力二是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大量高校毕业生亟待就业;另一方面,教育、医疗等事业单位紧缺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高校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与实际社会需求“脱节”,导致出现用人难、就业难双重矛盾。三是高校毕业生求职观念错位。部分毕业生求稳心态加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就业的热度有增无减;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地域、行业发展空间、薪资水平等期望值较高,政府实施的公益性岗位、就业见习等政策对他们吸引力不强。四是服务保障力度还需加强。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政府和社会给予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不能满足需要,在税费减免、专家指导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做得不够。部分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的发展空间不足,社会保险、养老金、住房公积金等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

协商认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乎经济发展,关乎千家万户。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保就业稳就业的重点群体,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委员建议:

1.全力发展经济。牢牢把握发展经济这一就业之根本,紧扣“三基地两区”建设和经济总量过千亿元目标,聚焦九大重点产业链、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全力发展经济,以发展促就业,以稳就业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扩大就业、促进创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2.落实就业举措。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稳就业一揽子政策措施,全面释放政策红利,拓展就业空间。统筹实施好公务员招录、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省招三支一扶、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西部计划等系列就业政策,大力拓展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领域就业空间,灵活运用各类政策性补贴鼓励支持企业扩大招聘规模,助推高校毕业生就业。

3.鼓励自主创业。健全完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尽快实现就业。建办好创业孵化基地和就业见习基地,切实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做好政策落实、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服务保障工作。分行业分领域举办创业创新赛事活动,宣传推广创业典型,激发创业带动就业内生动力。

4.做实技能培训。对接全市产业布局和技能人才需求,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建立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和“专业需求”“岗位需求”两张清单,依托职业技术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和公共实训基地,精准开展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升培训,提升高校毕业生自身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5.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源头引导,指导高考学生填报好志愿和专业。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宣传作用,大力宣传就业创业典型、能工巧匠等事迹,引导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主观观念与客观条件相结合、自身定位与就业方式相一致,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创业的内生动力和成功率。

6.强化服务保障。切实发挥信息建设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做好毕业生就业统计,实施毕业生就业动态管理。完善就业信息网络,整合就业信息资源,优化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信息和供求信息,实现供求双方资源共享。完善以人力资源市场为核心,劳务市场、重点产业链用工保障服务中心、零工市场为纽带的人力资源对接机制,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招聘、直播带岗等活动,推动实现更充分的就业。加强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引导和关爱,督促指导用人单位规范用工,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