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所处位置:

关于加强全市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界别协商情况的报告

来源:平凉市政协委员会

日期:2023-11-22 15:58

责任编辑:张艺馨

 

20231122日政协平凉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六次主席会议通过)

 

根据《市政协2023年协商调研视察活动计划》安排,10月下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和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加强全市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在深入泾川县、灵台县调研,赴安徽池州市、黄山市、宣城市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了界别协商。现将协商情况报告如下:

一、安徽三市的经验和启示

1.思想上高度重视,规划上点面结合。三市都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各县区以及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黄山市制定了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古村落保护利用办法等,分别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和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市规划,推出传统村落建设正负面清单,编制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310个。宣城市以“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示范地”为主题定位,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总体规划、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利用规划78个。池州市实行传统村落规划建设许可制度、专家联系指导制度,坚持修旧如旧,不搞大拆大建,一体推进古民居修缮、村庄交通和环境整治,保留了传统村落的历史风貌。

2.传承上守正创新,利用上以用促保。三市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在传承中积极创新,让传统文化资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黄山市投资超百亿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和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打造不同场景的“新安山居图”,徽州区成功打造了以呈坎村为代表的古徽州文化传承区村落,歙县依托安徽省行知学校组建了全国首家非遗教育集团,培养非遗特色人才,真正做到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出来、保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宣城市积极整合重构传统村落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茶叶、宣纸、特色农产品等优势产业,精心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形成特色农业品牌50余个。池州市近三年在传统村落累计开展非遗文化展演活动100余场,30余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得到保护传承;石台县大山村依托独有的“富硒负氧原生态”发展康养旅游,开办民宿近200家,推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

3.运营上多方参与,示范上带动有力。三市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发力、群众参与等方式,培育了一批传统村落示范村,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黄山市以中央资金补助1.5亿元为种子资金,以市级5.65亿元为配套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4.07亿元,完成245个传统村落项目建设,并大力开展微改造提升、微景区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微奉献治理“五微”行动,推进5个县区137个村落连片簇群发展。宣城市按照特色产业、农旅融合、生态康养等类别,划定23个示范片区,以“传统村落+产业+治理+文化”形式,促进传统村落与乡村振兴、文旅发展深度融合,实现投资商和村民收益共享。池州市采取“政府+企业+专家+村民”模式,打造了一批“活化利用”“固本强基”“双微改造提升”示范村,推行“整合古民居产权,统一保护利用”做法,协同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传承项目实施。

二、我市工作现状

近年来,全市各级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按照“科学规划、整体保护,突出重点、活态传承,合理利用、有序发展,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的原则,积极开展摸底、保护和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摸排21个相对符合国家传统村落申报条件的行政村,其中7个村落已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分别为华亭市高镇村“安口窑陶瓷文化传承村”,静宁县继红村“红色长征毛泽东故居村”、谭店村“一锨土神话传说村落”,泾川县掌曲村“红25军吴焕先烈士纪念馆”、完颜村“后金完颜氏族聚居村落”,灵台县古城村“密须古城遗址”、张鳌坡村“皇甫谧中医针灸文化产业园”。今年以来,实施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与建设项目16项,竣工12项,完成投资1600余万元。组织5个县14个行政村申报国家传统村落,设置城乡历史建筑保护标志牌26个,完成13座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市县两级组成工作组对各县域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进行了综合评估,形成县级自评报告7份。

对照安徽三市经验,我市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起步较晚,还存在一些困难和差距。一是传统村落数量较少,难以形成规模。各县(市、区)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均未达到5个,无法创建传统村落保护示范县,不能形成集中连片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模。二是保护规划滞后,保护意识淡薄。全市未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开发规划,缺少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和相关制度办法,住建、文旅、文物等部门保护职责不够明确,缺乏对保护工作的统一指导。具有黄土高原特色的窑洞、地坑庄院复垦、空置、损坏严重,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村落留存不多。三是家底还未摸清,未能应保尽保。对政策文件解读不够全面,调查摸排不够深入,申报资料特色不够明显,导致部分符合申报条件的村落落选。崆峒、崇信、庄浪3县(区)还未申报国家传统村落。四是融资渠道单一,文化挖掘不够。我市传统村落体量较小分布散落大多处于年久失修空置化状态主要依托乡村振兴资金开展保护修缮资金缺口较大同时传统村落开发形式单一多以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为主在文化挖掘上还有差距。

三、意见建议

借鉴安徽三市的经验,协商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行政推动机制。建议成立全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强全市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构建常态化的工作推进机制,研究解决全市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中的重大问题,整体谋划推进保护利用、开发建设工作。二是推行专家联系指导制度组织专家全过程参与传统村落项目建设、建筑修缮改造等工作,借助专业力量助推我市传统村落整体风貌的管控及修复。在保护村庄传统风貌前提下,探索既能保留原始村庄形态、赓续传统文化,又能具备现代文明气息、有效改善村民生活条件的村庄“微改造”模式。三是开展定期督查评估。组织住建牵头,自然资源、文旅、农业农村、应急、消防等部门配合,定期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情况督查评估工作,及时总结各县(市、区)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排查梳理保护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有效推动整治提升。

2.坚持多规融合,在乡村振兴中做好“活化利用”。一是全面开展普查建档。开展传统村落摸底和村落文化遗产详查,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健全我市传统村落名录,对新入选的传统村落开展挂牌工作,将更多的传统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纳入文物保护范畴、提升保护级别,并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全市传统村落数据云服务平台。二是坚持多规融合开发。制定全市传统村落保护开发规划,加强与文旅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实现“多规合一”。结合黄土高原山塬地貌,以“微改造”一体推进古民居修缮、村庄道路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保护和利用好仅存的窑洞、地坑庄院等,打造黄土高原特有的和美乡村,营构别具一格的平凉乡村风情。三是实施示范培育工程积极申报国家传统村落,创建第二批住建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县,充分利用传统村落建筑开设家风馆、村史馆、非遗传习所等各类主题展馆和公益设施,经常性开展非遗传统技艺赛事和展览活动,推动以传统村落为载体的传承研学活动,打造全市“活化利用”示范村。

3.注重联动开发,打造乡村特色产业新的增长点。一是放大创建综合效应。整合农业、生态环保、住建、旅游等多部门相关创建活动,合力打造“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传统村落“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村庄”“国家A级旅游景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放大多元融合的创建效应。二是探索连片开发模式。充分结合乡村振兴片区划分,探索将地域相邻、文脉相通、山水格局相似、资源组合丰富的若干个传统村落组成片区,集中建设连点成线、扩片成带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集聚区、中医药康养产业园区。对未纳入保护名录的一般村落,也要在做好科学规划的前提下,推动建成与片区风貌协调又具有现代化生活条件的“和美乡村”三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相结合,统筹地域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中医药文化等资源开发,协同推进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开发和田园综合体建设,大力发展民宿体验、中医康养、非遗文创等特色产业,积极举办登山、骑行、村BA等体育赛事活动,形成传统村落开发利用新的经济增长点。

4.加大支持保障,提升传统村落开发利用动能。一是构建多元投入格局。建立市级扶持基金,对已申报成功的传统村落给予扶持。整合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水利电力、旅游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类财政资金,向传统村落修缮保护、开发利用倾斜。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传统民居租赁和入股、合作互助等多种方式,盘活农村土地和传统建筑资产。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让多元主体和多方要素在农村聚集,为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注入更多“源头活水”。二是构建人才保障机制。用好乡村振兴人才政策,吸引青年、乡贤回村,各类专家、创意人才驻村。探索在传统村落设立名师传习所、专家工作站,培育传统技艺、非遗文化传承人;依托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等机构,培养传统村落修缮保护的能工巧匠、运营管理的专门人才。适时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日常培训和基层管理人员专业培训,提升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三是引导全民广泛支持。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打造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合宣传矩阵,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互联网推介和自媒体推介,多层次多角度加大我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乡村旅游宣传营销力度,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和关注热情,持续提升平凉乡村旅游影响力。